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清代]:刘鹗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令子攜書賦宦遊,胸中初不著離憂。懶看綵服争春色,喜見梅花寄隴頭。
高冢松楸殘照雨,平原禾黍舊時秋。貯書淑子無遺憾,細讀豐碑識故侯。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共有诗(249篇)
宋代:
陆游
夜听萧萧未涨溪,朝行滮滮已成泥。
可怜鸠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野菊枝长半狼藉,江枫叶落正凄迷。
夜聽蕭蕭未漲溪,朝行滮滮已成泥。
可憐鸠取招麾速,誰似雲知出處齊?野菊枝長半狼藉,江楓葉落正凄迷。
近现代:
吕思勉
日暮园林花似霰。皓齿明眸,何处闲相见。枝上流莺千百啭。
新声似怨韶光换。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莺千百啭。
新聲似怨韶光換。
明代:
黄衷
请药东街质弊貂,五情炎火一时消。至今捧履无孺子,竹杖何曾过圮桥。
請藥東街質弊貂,五情炎火一時消。至今捧履無孺子,竹杖何曾過圮橋。
宋代:
刘澜
向阳看未足。更露立阑干,日高人独。江空佩鸣玉。问烟鬟霞脸,为谁膏沐。情间景淑。嫁东风、无媒自卜。凤台高,贪伴吹笙,惊下九天霜鹄。红蹙。花开不到,杜老溪壮,已公茅屋。山城水国。欢易断,梦难续。记年时马上,人酣花醉,乐奏开元旧曲。夜归来,驾锦漫天,绛纱万烛。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台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鹄。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绛紗萬燭。
:
释妙声
故国江山入莫秋,烟波留与后人愁。古今不预兴亡事,只有沧浪独钓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元代:
胡奎
日日黄尘淹马足,谁能占得午阴凉。天闲刍豆无多恋,好解青丝八尺缰。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刍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