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明代]:李攀龙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
謝榛吾黨彥,轗轲京華陌。黃金自不留,朱顔亦已擲。
韋布豈盡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閨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營俦匹,踯躅難自釋。倒屣公卿前,将須坐其席。
冠蓋羅長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廟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遊燕篇,流俗忽複易。還顧望鹿門,矯矯青雲翮。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清代:
丘逢甲
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
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裡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明代:
佘翔
白水塘边旧草莱,十年三径锁苍苔。寒花解得人归意,昨夜分明入梦来。
白水塘邊舊草萊,十年三徑鎖蒼苔。寒花解得人歸意,昨夜分明入夢來。
: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琳宮仙老鬓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元代:
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清代:
洪亮吉
好因鲂鲤答枯鱼,总觉蛩蛩念巨虚。白日怀人当槛坐,红云羡尔对江居。
身名莫笑中条叟,乡里须乘下泽车。丙舍一椽松数尺,未妨他日访吾庐。
好因鲂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雲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裡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