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宋代]:董嗣杲

空庭断履迹,江色摇篱门。

夕阳雨忽收,晴意回乾坤。

水零鸥鹭光,烟淡芦苇痕。

远客此栖迟,敢昧元造恩。

青衫避骨癯,白发笑镜昏。

向来期婴鳞,今委荒池村。

眼枯莫制泪,梦破多惊魂。

读书不得力,乃如泛萍根。

出门且散步,殊觉身可尊。

时卷亦时舍,天定理自存。

难忘怀土思,百年徒声吞。

徘徊月魄吐,呼灯倒清樽。

董嗣杲简介

唐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共有诗(423篇)

猜你喜欢

宋代王珪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移师苍梧

明代唐璧

云捲霆驱号令行,苍梧城下动欢声。秋毫不犯民安业,不数条侯细柳营。

游白鹿洞书院

项安世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

明代庄昶

一官老许向南京,遁卦同人万古情。迂阔自知无一用,祗能开眼看升平。

晓起用麟孙韵

元代刘诜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

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唐代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