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怀旧
[唐代]:李端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去者不可憶,舊遊相見時。淩霄徒更發,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龍年月久。東閣許聯床,西郊亦攜手。
彼蒼何暧昧,薄劣翻居後。重入遠師溪,誰嘗陶令酒。
伊昔會禅宮,容輝在眼中。籃輿來問道,玉柄解談空。
孔席亡顔子,僧堂失謝公。遺文一書壁,新竹再移叢。
始聚終成散,朝歡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燭忽迎風。
蟻鬥聲猶在,鸮災道已窮。問天應默默,歸宅太匆匆。
凄其履還路,莽蒼雲林暮。九陌似無人,五陵空有霧。
緬懷山陽笛,永恨平原賦。錯莫過門欄,分明識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況重臣。唯應撫靈運,暫是憶嘉賓。
存信松猶小,緘哀草尚新。鯉庭埋玉樹,那忍見門人。
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共有诗(218篇)
清代:
和琳
南山看雾起,雷为雨吹嘘。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
池塘堪浴佛,稞麦渐仓储。更喜羊脂厚,厨供大嚼初。
南山看霧起,雷為雨吹噓。淡淡秋無迹,淙淙夜不虛。
池塘堪浴佛,稞麥漸倉儲。更喜羊脂厚,廚供大嚼初。
明代:
王夫之
零露润枯桑,运回辞故枝。栖禽深婉昵,欲与终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况延晨吹。晶宇垂玉绳,瑶光空陆离。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栖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
:
卢青山
踯躅初春季。怅情怀、中年渐到,二毛潜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对青山妩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边一枝玉,颤盈盈、偏近酸眸底。
踯躅初春季。怅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妩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明代:
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裡出,瑤筝先向月中聞。
:
弘历
欲拟山如画,犹虞画不如。迎人先洗壒,泽物不分樗。
风势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须臾晴旭朗,新黛入烟疏。
欲拟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
風勢雄偏爽,雲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