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旦
戏xì题tí画huà--李lǐ旦dàn
唤huàn出chū眼yǎn,,何hé用yòng苦kǔ深shēn藏cáng。。缩suō却què鼻bí,,何hé畏wèi不bù闻wén香xiāng。。
上一首:王质《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四》
下一首:王质《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
唐代·李旦的简介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1] —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初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庙号唐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