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
[宋代]:李廌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隐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绣,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夫计,农圃话良谋。
日後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
羇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
蘋際鹭鷗下,塍邊菱荇香。
相從尋勝事,蕭飒興何長。
隐水官橋路,将軍甲第新。
綠沉閑結繡,棐幾淨無塵。
下榻喜賓至,問田憐我貧。
相逢便傾倒,晚歲定情親。
青雲兩高士,肯伴老夫遊。
方駕相追逐,通宵複獻酬。
詩書嗟夫計,農圃話良謀。
日後耦耕伴,懸知總白頭。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共有诗(227篇)
宋代:
释绍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元代:
方回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焚烧宁太广,收剿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迟。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钺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