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染
词语解释
濡染[ rú rǎn ]
⒈ 沾染;受熏陶。谓描绘和表现。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
引证解释
⒈ 沾染;受熏陶。
引唐 欧阳詹 《出门赋》:“路实多岐,丝无定色,任玄黄之濡染,信疆理之南北。”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公言近世学问,濡染陈俗, 却人 虽善士,亦或不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后 文正 子 文清 相国, 文庄 子 山舟 学士,果濡染家学,八法冠时,碑版大书,照曜四裔。”
⒉ 谓描绘和表现。
引闻一多 《诗与批评》:“杜甫 之后有了 白居易,白居易 不单是把笔濡染着社会,而且他为当前的事物提出他的主张与见解。”
⒊ 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
引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閤,濡染大笔何淋灕!”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紫姑大书字》:“墨浆以大器贮,备濡染也。”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轻凟。”
郭沫若 《木笔》诗:“蘸足紫墨水,好向纸上写新诗,问谁在濡染大笔,这样地淋漓?”
国语辞典
濡染[ rú rǎn ]
⒈ 感染、参杂。
引宋·苏籀〈遗言〉:「公言近世学问,濡染陈俗却人,虽善士亦或不免。 」
近沾染
⒉ 湿润。常指提笔写字作画。
引唐·李商隐〈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明·高濂《玉簪记·第一〇出》:「(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轻凟。」
英语to infect, to influence, to dip (in ink)
法语imbiber, tremper
最近近义词查询:
图谋的近义词(tú móu)
绘图的近义词(huì tú)
草泽的近义词(cǎo zé)
甚至的近义词(shèn zhì)
遗迹的近义词(yí jì)
恩怨的近义词(ēn yuàn)
特长的近义词(tè cháng)
疆土的近义词(jiāng tǔ)
分别的近义词(fēn bié)
枪毙的近义词(qiāng bì)
特别的近义词(tè bié)
土人的近义词(tǔ rén)
无限的近义词(wú xiàn)
要是的近义词(yào shì)
全部的近义词(quán bù)
公正的近义词(gōng zhèng)
店员的近义词(diàn yuán)
离开的近义词(lí kāi)
大约的近义词(dà yuē)
探索的近义词(tàn suǒ)
任命的近义词(rèn mìng)
特殊的近义词(tè shū)
莫名其妙的近义词(mò míng qí miào)
景物的近义词(jǐng wù)
若干的近义词(ruò gā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