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
词语解释
山公[ shān gōng ]
⒈ 晋·山涛的别称。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雄性山魈。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引证解释
⒈ 晋 山涛 的别称。参见“山公启事”。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郭奕 已心醉, 山公 非虚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 山公。”
⒉ 晋 山简,时人亦称 山公。简 字 季伦,山涛 幼子,性嗜酒,镇守 襄阳,常游 高阳池,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引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 戚 牛。”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江头醉倒 山公,月明中。”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山公 大醉 高阳 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⒊ 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
引《后汉书·宋均传》“浚遒县 有 唐 后 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 唐 李贤 注:“以男为山公,以女为山嫗,犹祭之有尸主也。”
⒋ 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引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 江 登 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
⒌ 雄性山魈。参见“山丈”。
引《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斑子》:“山魈者, 岭 南所在有之……雄者谓之山公,必求金钱;遇雌者谓之山姑,必求脂粉,与者能相护。”
最近近义词查询:
传授的近义词(chuán shòu)
草泽的近义词(cǎo zé)
限期的近义词(xiàn qī)
中心的近义词(zhōng xīn)
其中的近义词(qí zhōng)
声威的近义词(shēng wēi)
做事的近义词(zuò shì)
执掌的近义词(zhí zhǎng)
建设的近义词(jiàn shè)
煤油的近义词(méi yóu)
奇怪的近义词(qí guài)
大量的近义词(dà liàng)
乡村的近义词(xiāng cūn)
坚决的近义词(jiān jué)
大路的近义词(dà lù)
抗命的近义词(kàng mìng)
小心翼翼的近义词(xiǎo xīn yì yì)
打斗的近义词(dǎ dòu)
顿首的近义词(dùn shǒu)
盘查的近义词(pán chá)
美妙的近义词(měi miào)
焦点的近义词(jiāo diǎn)
农村的近义词(nóng cūn)
全身的近义词(quán shēn)
指点的近义词(zhǐ diǎ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