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词语解释
国语[ guó yǔ ]
⒈ 中国主要方言,全国约五分之四地方使用。
英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⒉ 中国学校和政府过去所用的官方语言,现在叫做普通话。
英common speech;
⒊ 过去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英chinese as a subject in middle school or in primary school;
引证解释
⒈ 指本族或本国共同使用的语言。
引《隋书·经籍志一》:“又 后魏 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録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
《元史·显宗传》:“抚循部曲之暇,则命 也灭坚 以国语讲《通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故命文臣依国语製国书,不用蒙古、汉字。”
⒉ 我国旧时称普通话为国语。
⒊ 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国语辞典
国语[ guó yǔ ]
⒈ 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有别于方言。
反方言 外语
⒉ 本国特有的语言。如清代称满洲语为「国语」。
⒊ 书名。春秋时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 国的事迹,自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共历五百余年,为一分国纪事之史。
※ "国语"的意思解释、国语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不断的反义词(bù duàn)
活命的反义词(huó mìng)
忽略的反义词(hū lüè)
维护的反义词(wéi hù)
战斗的反义词(zhàn dòu)
干瘦的反义词(gān shòu)
淋漓尽致的反义词(lín lí jìn zhì)
返回的反义词(fǎn huí)
胜利的反义词(shèng lì)
动荡的反义词(dòng dàng)
同辈的反义词(tóng bèi)
正路的反义词(zhèng lù)
充裕的反义词(chōng yù)
生路的反义词(shēng lù)
许多的反义词(xǔ duō)
起身的反义词(qǐ shēn)
收回的反义词(shōu huí)
仗义疏财的反义词(zhàng yì shū cái)
显示的反义词(xiǎn shì)
断定的反义词(duàn dìng)
能够的反义词(néng gòu)
提要的反义词(tí yào)
主观的反义词(zhǔ guān)
正视的反义词(zhèng shì)
理科的反义词(lǐ kē)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