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án gào
注音ㄩㄢˊ ㄍㄠˋ
词性名词
⒈ 诉讼中提出诉讼的一方。
英plaintiff;
⒈ 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的一方。
引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孔目云:‘大人,我是原告。’ 白衙内 云:‘我这衙门里则枷原告。’”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白公 举了红笔,第一名先传原告 贾干。”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我准备以后代表原告,代表 麦克及尔 跟轮船公司进行诉讼。”
⒈ 诉讼事件之起诉者,称为「原告」。相对于被告而言。
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原告跪在这壁,被告跪在那壁去。」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同著原告、被告、中证一干人进府里来。」
反被告
英语complainant, plaintiff
德语Kläger (S)
法语plaignant
1.原告控告被告犯抢劫罪。
2.一百零四、一、准许原告石广兵与被告黄佑珍离婚;二、儿子石新乐、女儿石雅婷随原告石广兵生活,抚养费由原告石广兵自行负担。
3.在原告提出并且证明存在诽谤因素的情况下,一般会要求得到经济赔偿。
4.日历翻回到2004年4月2日上午,芜湖市新芜区法院的法官敲响了庄严的法槌,广受国人关注的“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以原告张先著胜诉而告终。
5.原告的指控和被告的辩护被提交给了司法衡平法院的主事官.
6.然而,由于原告人是个人诉讼,被告人因此回应。
7.原告控告被告犯有欺诈罪。
8.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9.传票送达后,被告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对原告的提出答辨。
10.传票送达后,被告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对原告的申请提出答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