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衣裳

拼音yī shang
注音一 ˙ㄕㄤ
词性名词

港台衣服 衣著

词语解释

衣裳[ yī shang ]

⒈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clothing;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
《陈书·沉众传》:“其自奉养甚薄,每於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妇衣》:“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 越 人服青为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不肯涂红抹粉,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

⒉  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

《易·繫辞下》:“黄帝、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讼》:“天之德室,温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恶不起。”

⒊  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

《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史·任昉传》:“於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輜軿击轊,坐客恒满。”
清 朱焘 《北窗呓语》:“衣裳之位置济济可观。”

⒋  借指中国。参见“中国”。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朱厓 之絶, 捐之 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后汉书·杨终传》:“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 光武 絶 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李贤 注:“衣裳,谓中国也。”

国语辞典

衣裳[ yī shang ]

⒈  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

《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红楼梦·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衣服 衣著

英语clothes

德语Dressing (S)​, Garderobe, Kleider (S)​

法语vêtements, habits

分字解释

※ "衣裳"的意思解释、衣裳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3.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

4.秋天到了,田里全部金黄,河边的桃树渐渐脱下绿衣裳换上了金衣裳,随着天气的慢慢变冷,桃树姑娘忍痛割爱,把自己的衣裳写成祝福,送给大地,动物们收到祝福,就从从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5., 白露到,健康饮食很重要,秋雨降,添衣裳,莫忘来把感冒防;用银耳来炖汤;多吃梨来多滋养;豆浆败火好,瓜果蔬菜不可少,幸福健康生活妙!

6.秋天到啦,小白和小露来啦,它们为你驱走暑得酷热,带来秋的凉爽,它们为你驱走暑得烦燥,带来秋的惬意,当然我也不甘示弱,发条短信祝福你,白露节快乐,天凉记得添衣裳。

7.对于梦里的一枝花,或者一角衣裳的爱恋是无希望的。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

8.特别是一场大雪过后,房屋、地上、庄稼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马路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柏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

9.5月份的时候,小青松的枝条抽出嫩黄色的枝叶,一眼望去,像给小青松穿上了一件亮丽夺目的新衣裳,引得那些小虫和小鸟们都前来问侯。小虫“嗡嗡”,小鸟“叽叽”,为我家的阳台增添了许多生机。

10.啊,祖国妈妈!千万条河川是您飘散的头发,绵延的山脉是您绿色的血脉,洞庭湖的水是您那明亮的眼睛,青藏高原是您硬朗的脊梁,北京是您跳动的心脏,桂林山水是您头上的翡翠,梅树、牡丹点缀的大地是您身上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