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负重

拼音fù zhòng
注音ㄈㄨˋ ㄓㄨㄥˋ

繁体負重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负重[ fù zhòng ]

⒈  肩负重荷。

负重泅渡。

bear a heavy burden;

引证解释

⒈  身负重物。

《庄子·盗跖》:“侅溺於冯气,若负重而行上也,可谓苦矣。”
《魏书·高阳王雍传》:“或累纪征戍,靡所不涉;或带连年,负重千里。”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后有数南人负重追随。”
萧乾 《雁荡行》一:“在雨中,浮动着那么多负重的脚伕。”

⒉  担负重任。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陆逊 意思深长,才堪负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积芦灰以塞鸿水,断鰲足以立四极,非弘毅负重之士,孰能与於此乎!”

国语辞典

负重[ fù zhòng ]

⒈  背负重物或担负重任。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
唐·李善·注:「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辔,履冰而负重也。」

如:「忍辱负重」。

分字解释

※ "负重"的意思解释、负重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穷二白”的大清国,在和国际资本的较量中并没有多少砝码,面对国际资本的狮子大开口选择余地很小:要么抱残守缺,寸土不让,除了喷喷爱国口水外什么都不能做;要么咬紧牙关,忍辱负重。雪珥

2.我对他有份负重致远的期许,盼他尽心尽力扛起重任来。

3.想想当年的勾践,忍气吞声,为了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直至打败吴国,还有惟贤惟德,独占一方的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辞幸苦,他们多么伟大!

4.独自外出、肩负重荷,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风景让人自豪,更有很多驴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自我,磨练了意志,这些都是随团旅游者们梦寐以求的体验。

5.口笔译工作者在传播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方面肩负重任;而妨碍传递这些信息的种种困难很可能会给各方都带来灾难。

6.她在走上了女强人的道路后,还是摆脱不了人情礼仪的认定和束缚,致使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最后都称颂她,完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贤惠女性形象。

7.因为母亲,让我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因为母亲,我骨子里有着深沉厚重的爱。因为母亲,我骨子里有着忍辱负重的隐忍。因为母亲,我的梦里有我所追求的未来。

8.我对他有份负重致远的期许,盼他尽心尽力扛起重任来。

9.负重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常常是畏难发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被动应付。

10.大热天的这次负重远足活动,同学们尽管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仍齐心协力,决不放弃。经过一晚的养精蓄锐,大家勇往直前,互相鼓励,迈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