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博识

拼音bó shí
注音ㄅㄛˊ ㄕˊ

繁体博識

词语解释

博识[ bó shí ]

⒈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knowledgeable;

引证解释

⒈  学识广博。

《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随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 之雋老也。”
《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鐸,击之声如霹靂,问博识者云, 始皇 驱山鐸也。”
鲁迅 《野草·雪》:“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⒉  指学识渊博的人。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⒊  通晓。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胡先生 原是南菁书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旧学,并且博识前朝掌故的。”

⒋  增广见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

国语辞典

博识[ bó shì ]

⒈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

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分字解释

※ "博识"的意思解释、博识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说来,他封号唤作大圣贤德博识明镜无极真君天医,各路神仙尊其为圣医大人。

2.是的,陛下,多亏殿下慧眼博识,臣才知那李煜毫无诚意,后得知他想在我军退三十里后趁机逃脱,所以臣将城池团团包围,迫使李煜出城受降。

3.然而随着时间缓慢推进,陈抟维持在周文博识海外的紫气愈发不稳定起来。

4.维多利亚女王谈论到朱利叶斯路透时称他为“博识之士”.

5.感应到了周文博识海内的变化,一直环绕在外围的紫青二气迅速撤离出去。

6.人们往往只见其谨慎,见其博识,然后莫名地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

7.师父见博识广,她老人家知道的东西可多了。

8.大学生活好时光,广学博识知识长。满腹经纶志向高,面向朝阳迎辉煌。黑靴红裙白衣衫,展现女生青春靓。飘逸长发大眼睛,露出女生天质妍。女生节,愿你漂亮节日度,美丽亮相丽质露。

9.柳青海胆直心快,有什么事都无法闷在心里,觉得杨一彬正合心意,想博识一番。

10.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博识有志,任过太守、尚书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