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shí

明时

拼音míng shí
注音ㄇ一ㄥˊ ㄕˊ

繁体明時

词语解释

明时[ míng shí ]

⒈  阐明天时的变化。

⒉  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引证解释

⒈  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⒉  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国语辞典

明时[ míng shí ]

⒈  治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盛世。」
《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⒉  明代。

如:「明时有一位大学者王阳明。」

分字解释

※ "明时"的意思解释、明时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清明时节去扫墓,哀思寄托莫悲伤,大胆向前要继续,再创美好新气象。清明节到了,祝快乐在你身边绕,幸福吉祥把你抱。

2.李明时而埋头学习,时而抬头远瞧窗外。

3.当痛苦缠绕着你的时候,憧憬快乐的明天。当您感到忧愁的时候,高枕无忧的生活。当黑暗朝你袭来的时候,憧憬黎明时的曙光。

4.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黎明时分,浓雾像棉团似的从上游滚滚而来;爬上河岸,越上树丛,向两侧泛滥开去……浓雾塞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我们谁也看不清谁的脸。

5.铭刻于黑暗中的语言,消逝在漫漫长夜里。黎明时,战火中,重生。

6.我的思念,风儿载着;我的祝福,云儿传递;清明时节,万物苏醒,细雨绵绵,春寒料峭;你要用心照顾自己,祝福你:愿你身体健康,快乐永远!

7.黎明时刻,草叶上,花瓣间,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它们是那样洁净透明,即使拿来一块水晶放在露珠旁,也会黯然失色。

8.少年公子尚自沉吟未决,太公早端酒来道:这位史英雄,江湖上都唤他作‘醉方天’,北地三千里山河无敌手,你二人眼明时,快拜了这师。

9.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黎明时分,浓雾像棉团似的从上游滚滚而来;爬上河岸,越上树丛,向两侧泛滥开去……浓雾塞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我们谁也看不清谁的脸。

10.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今日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