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n tǔ
注音ㄊㄢˊ ㄊㄨˇ
繁体談吐
词性名词
⒈ 指言语应对。
英style of conversation;
⒈ 犹谈论。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远》:“远 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席上谈吐,精义简要。”
《南史·贺革传》:“子 徽,美风仪,能谈吐。”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我着人去请他来共话,听其谈吐,少开茅塞。”
⒉ 指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引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从她的谈吐中就看得出她是一个好胜心颇高而且也颇有决断的人。”
⒈ 谈话时的态度和措词。
引《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始兴忠武王憺传》:「暎弟晔字通明,美姿容,善谈吐。」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小筼见了钮逢之生得一表非俗,而且声音宏亮,谈吐大方,心中甚喜。」
近辞吐 言谈
1.我还在家乡,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2.小美举止大方,谈吐优雅,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3.彬彬有礼和谈吐得体是文雅的标志。
4.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托尔斯泰
5.郭蔼明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双硕士学位,虽然她的长相并不出色,但却令评委们刮目相看,最终她凭借良好修养和得体谈吐成为冠军。
6.声调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的唱歌,漂亮的谈吐,而是为了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7.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一开始就令我刮目相看。
8.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9., 我和小明分别不过两三个月,但这家伙进步很快,看他的谈吐,不复是吴下阿蒙了!
10.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