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zé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繁体平則
1.我想,这一对国外中国留学生的心理观察很有启示性,其实,这种心态在国内民间也很普遍,“大凡物不平则鸣”,现在有了条件就要“扬眉吐气”地鸣一鸣。
2.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3.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4.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5.“物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
6.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7.杜甫的“文章憎命达”,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是广为人知的名言。
8.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9.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10.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