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
词语解释
阳和[ yáng hé ]
⒈ 春天的暖气。
⒉ 借指春天。
⒊ 温暖;和暖。
⒋ 喻指和悦的脸色。
⒌ 阳气。
⒍ 祥和的气氛。
⒎ 借指佳音。
引证解释
⒈ 春天的暖气。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⒉ 借指春天。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
《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⒊ 温暖;和暖。
引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⒋ 喻指和悦的脸色。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⒌ 阳气。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⒍ 祥和的气氛。
引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⒎ 借指佳音。
引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国语辞典
阳和[ yáng hé ]
⒈ 温暖和畅的春气。
引《后周·庾信·移虏留使文》:「阳和既动,泽渐万邦。」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分字解释
造句
1.天是什么?是露水一珠在晨花的眼睛里暂贮,使花的嫩瓣才醒就看到一个奇异的宇宙:无数太阳和星辰和广大的经纬,都被收留在它那朦胧的领域,亿万颗星在那里丛聚,颤动、闪烁、随即逝去。雪莱
2.夕阳和晚霞是成熟了的朝阳和朝霞,是对下一个黎明的铺垫,是对下一个黎明的企盼,是太阳暂时告别大千世界的既简短又经典的象形话语。
3.湖水风平浪静的时候,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照着湛蓝的天空,火红的太阳和宽阔的大地。
4.谁都不想做默默无闻的星辰去陪衬别人,都想成为醒目、耀眼的太阳和众星相捧的明月。所以,人们都奔走在求取功名的路上,有的人甚至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为了图一个虚名而误入歧途。
5.月亮有一个地盘,它的名字叫黑天。没有了黑天也就没有了甜蜜的梦。没有了黑夜,大家睡眠不好,会伤害身体,影响健康。太阳和月亮各有各的地盘,他们过着美好的生活。
6.小草的勇敢在于其不屈。土地的滋养,蚯蚓的鼓励,自然的竞争,大风的摇晃,不丢不弃,一天一抬头,任骄阳和明月的变换。
7.不久后,当赵阳和慕容秋霞两人回到了黄家村的时候,已是东方渐白,没想到竟在枯荣观耽搁了一夜。
8.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9.陈子光对这位和蔼可亲的校长印象很好,而且廖阳和田大胜关系也不错,所以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10.涓涓小溪与涓涓小溪的交流,便有了碧波连天的湖泊和浩渺无边的大海;太阳和月亮的交流,便有了阳光明媚和群星灿烂的美丽昼夜;山花和山花的沟通,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春天;阳光与云岚的沟通,便有了天空五彩缤纷的彩虹……
相关词语
- hé hé和合
- tiáo hé调和
- hé měi和美
- shěn dōng yáng沈东阳
- yáng chūn阳春
- yī chàng bǎi hé一唱百和
- hé shēng shǔ和声署
- hé píng和平
- hé píng gē和平鸽
- shí èr hé十二和
- zhōng lǐ hé钟理和
- hé guāng tóng chén和光同尘
- hé shàng和尚
- hé hé和和
- yáng guāng阳光
- tài yáng太阳
- ōu yáng欧阳
- wēn hé温和
- biàn hé卞和
- suí shēng fù hè随声附和
- lǐ dōng yáng李东阳
- xuān hé yí shì宣和遗事
- dāng yáng当阳
- yáng wù阳物
- hé xiāng wán和香丸
- píng hé平和
- dǎ píng hé打平和
- hé shēng和声
- yáng píng阳平
- hé rén和人
- xié hé协和
- hé xié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