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ěr

掩耳

拼音yǎn ěr
注音一ㄢˇ ㄦˇ

词语解释

掩耳[ yǎn ěr ]

⒈  捂住耳朵不听。

⒉  指不闻不问。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引证解释

⒈  捂住耳朵不听。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⒉  指不闻不问。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国语辞典

掩耳[ yǎn ěr ]

⒈  摀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识傍观,犹却掩耳,况当之者乎?」

英语to refuse to listen

分字解释

※ "掩耳"的意思解释、掩耳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持续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搭不理屈词穷之势,插了队,并且买到了火车票,众人对她骂骂咧咧,她却毫不在乎。

2.年年扫黄,天天扫黄,仍然是生意兴隆,红灯高照,我看对待这个问题也要实事求是,不要掩耳盗铃,还是改变方式管理为上策。

3.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吼一声跳起,把虫子捉住了。

4.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5.掩耳盗铃用来形容人自己骗自己,硬装不知道,真是既愚蠢又荒唐。

6.你说如此一个掩耳盗铃的天下第二大奴隶主,怎能算得上我们心忧天下苍生,世代书香门第的姜家里出的正品呢?

7.偶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般杀到公司。

8.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9.你以为拿本书来挡着,老师就看不到你在抄同学的作业吗?你这是十足的掩耳盗铃。

10.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