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

拼音mù dǔ
注音ㄇㄨˋ ㄉㄨˇ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目睹[ mù dǔ ]

⒈  眼见;亲眼所见。

死伤情况不堪目睹。

see with one’s own eyes;

⒉  亲眼看见。

这桩事故是许多渔夫目睹的。

witnes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目覩”。亲眼看到。

《后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尔乃为明。”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目覩 严子瀨,想属 任公 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视之,先母时尚幼,亦在旁目睹。”
巴金 《<家>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

国语辞典

目睹[ mù dǔ ]

⒈  亲眼看见。

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红楼梦·第五六回》:「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

目击 眼见

耳闻

英语to witness, to see at first hand, to see with one's own eyes

德语Zeuge sein, miterleben, mit eigenen Augen sehen, ansehen

法语voir de ses propres yeux

分字解释

※ "目睹"的意思解释、目睹是什么意思由中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再加上这几个月来所遭受的变故,一路的艰苦磨难,目睹无数的同伴死亡,让他对人生有了清澈的认识,生命如蜉游,并不值得太重视。

2.那时,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莫不忧心如焚,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3.后目睹国家四分五裂之现状,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刘琨折节读书,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致力于北伐恢复中原。

4.我今天能亲眼目睹这些重见天日的宝物,内心十分感动。

5., 目睹了上次战争悲惨境遇的人,能想象出下一场战争难以想象可能性的人,都不会出于愤怒、挫折或急躁而支持战争。

6.他因为亲眼目睹了那场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故画面,变得整天怏怏不乐,忧心忡忡,就连上课也总是姗姗来迟。

7.上万名群众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景象。

8.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那极限的视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夏洛蒂·勃朗特

9.他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温暖和煦,足以与阳光媲美。是记忆里最美好的样子。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目睹他的无助,如果不是他俊朗的眉眼蒙上的一层淡淡的忧伤,她会以为,岁月不曾伤害过他。Hera轻轻

10.从2002年开始至今,记者亲眼目睹了冯家湾——椰林湾对虾种苗养殖产业带的成长壮大,而省水产研究所椰林基地对这一产业带发展贡献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