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中道而止中道而止的意思
zhōngdàoérzhǐ

中道而止



中道而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dào ér zhǐ

注音ㄓㄨㄥ ㄉㄠˋ ㄦˊ ㄓˇ

感情中道而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半途而废、中道而废、中途而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中道而止的意思解释、中道而止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改过迁善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顺口溜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平心而论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生知安行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运筹帷幄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虑周藻密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力屈道穷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古来今往 从古代到现代。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