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伐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例子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二年》:“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í fá yí
注音一ˇ 一ˊ ㄈㄚˊ 一ˊ
感情以夷伐夷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以夷制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胡作非为(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以夷伐夷的意思解释、以夷伐夷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