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例子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斩后奏。(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注音ㄒ一ㄢ ㄓㄢˇ ㄏㄡˋ ㄗㄡˋ
繁体先斬后奏
正音“奏”,不能读作“zhòu”。
感情先斩后奏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办事。
辨形“斩”,不能写作“崭”。
歇后语执上方宝剑的
谜语上方宝剑
近义词先礼后兵、先斩后闻
反义词事先请示
英语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 (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俄语стáвить перед свершившимся фáктом
日语殺(ころ)してからそれを後(あと)で報告(ほうこく)する。事後承諾(じごしょうだく)を求(もと)める
德语jn zuerst enthaupten,dann dem Kaiser berichten--zuerst handeln,dann berichten
法语olacer qn. devant le fait accompli(agir d'abord,informer ensui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先斩后奏的意思解释、先斩后奏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