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呆目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例子林氏却又把小白菜的事情,细细向刘锡彤说了一遍,刘锡彤听得,不禁吓得口呆目瞪。《杨乃武与小白菜》第三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dāi mù dèng
注音ㄎㄡˇ ㄉㄞ ㄇㄨˋ ㄉㄥˋ
繁体口獃目瞪
感情口呆目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惊讶的场合。
近义词目瞪口呆、口呆目钝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麻痹大意(意思解释)
- 度外之人(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口呆目瞪的意思解释、口呆目瞪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