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柙出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子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基础信息
拼音kāi xiá chū hǔ
注音ㄎㄞ ㄒ一ㄚˊ ㄔㄨ ㄏㄨˇ
繁体開柙出虎
感情开柙出虎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比喻放纵坏人。
近义词放虎归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日理万机(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