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耳骇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例子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基础信息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注音ㄐ一ㄥ ㄦˇ ㄏㄞˋ ㄇㄨˋ
繁体驚耳駭目
感情惊耳骇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惊见骇闻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彼此彼此 |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
熬更守夜 | 指熬夜。 |
顾影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体规画圆 |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针锋相对 |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