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一雌雄的成语故事

拼音jué yī cí xióng
基本解释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决一雌雄的典故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两军在广武对阵,双方的军士和当地的百姓都怨声载道。项羽急于要消灭刘邦,他对刘邦说:“天下争雄只有你我二人,我不想兴师动众,单独与你决一雌雄。”刘邦笑着谢绝,表示愿意斗智而不是斗力。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决一雌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奇花异草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
老奸巨猾 |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
望风扑影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纵横开合 |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
四书五经 |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
男女授受不亲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唯物主义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