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的成语故事


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基本解释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的典故

汉成帝的时候,有个叫朱云的人,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不但很有才华,而且身体健壮,据说身高八尺,体壮如牛。

当时,汉成帝重用一个叫张禹的人。张禹原先是汉成帝的老师,能当皇帝的老师,说明他肯定挺有文化。不过,有文化不等于有能力。知识水平高,不等于就能当个好官员。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汉成帝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起初封张禹为安昌侯,后来提拔为宰相。张禹就掌握了朝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张禹当了宰相后,无所作为。他对国家的治理没有什么办法,也提不出什么良计妙策献给皇上,整天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于是,满朝大臣们背地里就议论纷纷。

有人就和朱云说:“您看见了吗?就张禹这种人,当个安昌侯还算了,居然还当上了宰相。什么事他也拿不出主意来。他当宰相,大汉朝要危险了。”

“是啊,这个人不应该当官。我要在皇帝面前弹劾他。”

“您别忘了,这张禹是当今皇帝的老师啊。”

“不行,我一定要弹劾。你们瞧着吧。”朱云性情爽直,说到做到。

有一天,他当真向皇帝启奏了一本,说:“陛下,现在朝廷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上不能为国君献国策,下不能安抚黎民,但却在朝纲中身居要位。别看这个人站在那个位置上,其实就像死尸一样,什么也不会干。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我请陛下赐我天子剑,把此人斩首。”朱云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气愤。

汉成帝愣了,“他说的是谁呀?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还身居要位”。汉成帝便问:“朱云,你说此人是谁?”

“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这一下可把汉成帝气坏了。“朱云,你一派胡言,竟敢诬我朝中重臣,该当何罪。”

“陛下,您不知道吗?这安昌侯张禹,自从他当宰相以来,他干了什么了?什么国家大事都没参与!”

他越说皇上越生气,马上吩咐:“推出斩了。”两旁的人过来架起朱云就往外拽。朱云一边被架着往外走,一边还跟皇上辩驳:“陛下,我这是出自忠心。您要三思,有这样的宰相,要祸国殃民的。”到了宫殿大门,朱云把这门框扒住了。他本来就体壮如牛,非常有力气,扒着门框,两边武士硬是拽不出去。“陛下,我是忠臣,好比是商朝的比干丞相,我剖心剖肺给您看都行。可是你不杀这个张禹,国家好不了。”汉成帝气坏了:“推出去!”另外又过来两个武士,抓着朱云往外架。朱云扳这门框,把门框扳下一块来。

当时,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替朱云握了一把汗。左将军辛庆忌马上跪倒在地,边磕头边给朱云讲情。他说:“陛下,朱云刚才说的这番话当然欠妥。可是他这么做,是对陛下一片忠心的体现。就算他说的不对,您也犯不上把他就杀了。微臣我冒死给朱云讲情,求陛下饶朱云一死吧。”辛庆忌讲情也真够认真的,居然把头磕得都流出血来了。这血一流出来,汉成帝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他本来也是个能容忍大臣谏言的皇上,现在气消了一点,就说:“罢了,我饶他一死。”就这样,朱云逃脱一死。

由于门框被朱云扳下一块来,有人建议抽时间修一修殿上这框。汉成帝说:“忠臣直言进谏,这个门框就作为这件事的纪念。留着不用修了。”

尸位素餐”这条成语,用来形容在职位上不好好干工作,无所作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尸位素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束手无策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见风是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又红又专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兵无常势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