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的成语故事


黄粱一梦

拼音huáng liáng yī mèng

基本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黄粱一梦的典故

从前有一位姓卢的穷书生,他就是黄粱一梦的主人公。有一天。他在邯郸一家旅馆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卢生向这位道士大叹自己一生是如何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便拿出一个枕头说:“你把它枕在头下,便可以一切如愿了。”这时,店里正在煮黄粱饭,而卢生由于一路旅途艰辛,非常疲惫,便糊里糊涂地倒在吕翁给他的枕头上睡着了。没多久,卢生便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娶了一位年轻漂亮、善良温柔的崔姓女子为妻。崔氏是富家千金,但她贤淑能干,还帮助卢生顺利地踏上了仕途,并为他生了几个子女。后来,他的儿女们一个个长大了,每个人都生活得舒适优裕,而卢生也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宰相的位置。又过了几年,他又有了孙子、外孙,便闲居在家当起了老太爷。他舒舒服服地活到了八十多岁,才安然死去。当卢生从梦中醒来时,嘴边还露着一丝幸福的笑容。他睁开双眼一看,发现自己仍然住在旅店的小房间中,刚才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店主人煮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粱一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费尽心思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不屑一顾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所作所为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孤身只影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暴发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春风风人 汉 刘向《说苑 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