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豆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例子明·陈继儒《小窗幽记》:“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shí dòu gēng
注音ㄉㄢ ㄕˊ ㄉㄡˋ ㄍㄥ
繁体簞食豆羹
感情箪食豆羹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息兵罢战(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