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黄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出处《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例子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明 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基础信息
拼音bái máo huáng yuè
注音ㄅㄞˊ ㄇㄠˊ ㄏㄨㄤˊ ㄩㄝˋ
繁体白旄黄鉞
感情白旄黄钺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出师打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声东击西(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低声下气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