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例子一个人做一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
基础信息
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注音ㄘㄤˊ ㄓ ㄇ一ㄥˊ ㄕㄢ,ㄔㄨㄢˊ ㄓ ㄑ一ˊ ㄖㄣˊ
繁体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意思解释、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