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言庸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例子此乃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
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
繁体靖言庸違
感情靖言庸违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言行不一。
近义词言行不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救世主(意思解释)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释)
- 安适如常(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靖言庸违的意思解释、靖言庸违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