铴
拼音
tàng tāng
注音ㄊㄤˋ ㄊㄤ
繁体铴
部首钅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QINR 五行金 统一码94F4
笔顺ノ一一一フ丶丶一フノノ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点、点、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部首钅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QINR 五行金 统一码94F4
笔顺ノ一一一フ丶丶一フノノ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点、点、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铴(鐋)
⒈ 古代磨木使平的石制器具。
其他字义
铴(鐋)
⒈ 〔铴锣〕小铜锣。
⒉ (鐋)
异体字
- 鐋
English
g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铴
鐋
〈名〉
(1) 小铜锣 [a small brass gong]
铴,面径两寸七分,口径三寸一分,深六分。——《清会典·乐部》
(2) 另见
基本词义
◎ 铴
鐋
〈名〉
(1) 热酒 [hot wine]
热酒谓之铴。——李翊《俗呼小录》
(2) 另见
康熙字典
鐋【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他浪切,音儻。工人治木器。《韻會》以鐵爲齗,凡木石有斤斧痕迹者,摩之令平也。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