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窗下的成语故事


十年窗下

拼音shí nián chuāng xià

基本解释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暂未找到成语十年窗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年窗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非同小可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闻声相思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挺身而出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背腹受敌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取长补短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故步不离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