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之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3回:“白面书生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
基础信息
拼音bù shí zhī wú
注音ㄅㄨˋ ㄕˊ ㄓ ㄨˊ
繁体不識之無
感情不识之无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近义词不识一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英语illiterate(be unable to read and writ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书通二酉(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异军突起(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 熬更守夜(意思解释)
- 皓首苍颜(意思解释)
- 出其不意(意思解释)
- 代人说项(意思解释)
- 独到之处(意思解释)
- 名目繁多(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